很多家长觉得,学步车是宝宝学走路的“好帮手”,把宝宝放进学步车,既能自己晃悠着“练习”,家长还能腾出手做别的。但作为儿保科医生,想和大家聊聊:学步车,其实可能和我们想的不一样。
学步车的“隐患”比“帮助”多
影响平衡感发育:
宝宝学步的关键是自己尝试站立、摔倒、调整重心,这个过程能锻炼平衡能力和腿部肌肉控制。但学步车会通过底部的轮子“帮”宝宝移动,宝宝不用自己用力,反而错过了平衡感培养的关键期。
导致错误步态:
展开剩余64%学步车的高度固定,宝宝为了够到地面,可能会踮脚、弯腰,长期下来容易形成O型腿、踮脚走等问题,反而影响正常走路姿势。
安全风险高:
学步车移动速度快,宝宝控制不好时,容易撞到家具、台阶,甚至从高处摔落,每年都有因学步车受伤的宝宝案例。
宝宝学步,家长可以这样做
其实,宝宝学步是自然发育的过程,家长更需要做的是“创造环境”,而不是“借助工具”:
当宝宝能扶站时,多给他机会扶着沙发、桌子练习挪动,家长在旁保护即可。
用玩具引导宝宝迈出第一步,哪怕只是摇晃着走一两步,也是重要的尝试。
穿柔软防滑的鞋子,让宝宝感受地面的反馈,更利于掌握平衡。
学步车不仅不适合帮助宝宝学步,还可能带来发育和安全问题。放下学步车,陪着宝宝慢慢尝试,才是最好的“学步课”哦。
作者简介
儿童保健科
邹艳丽
副主任医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师从省名医李立新教授,硕士学位,中共党员。
在儿科研究领域,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,善于用中药调理小儿脾胃病、生长发育异常(肥胖、消瘦)、多动症、抽动症、腺样体肥大及性早熟等疾病。同时擅长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查,婴幼儿及儿童发育行为检测及指导、儿童营养监测及喂养指导。
长春市托育服务专家,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首届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儿童生长发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。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第十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。吉林省睡眠研究会儿童睡眠障碍委员会委员。参与国家级项目研究多项,主持院长基金课题两项,发表国家级论文十余篇。
稿件:儿童保健科 邹艳丽
编辑:宣传统战部 张 驰
初审:宣传统战部 张明月、滕菲
复审:宣传统战部 李明松
终审:宣传统战部 郑莉莉
发布于:北京市瑞和网配资-瑞和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配资平台-西宁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